yw.Crystal
My Notebook
2025年11月19日 星期三
檸檬酵母酵種_肉桂麵包
水果酵母液(fruit yeast water)餵養麵粉後,稱之為 fruit yeast starter(水果酵母酵種),可以用這酵種培養當次要使用的酵母(fruit yeast levain)。今天把餵養完的 fruit yeast levain 加到肉桂麵包的材料內,有淡淡的檸檬香氣。配方參考下面的連結,加入的 fruit yeast levain 水粉比=1:1,所以再加加減減一下,也不太記得準確的克數。
Vegan 瑞典肉桂捲
原配方 及 塑形影片
🧂材料
麵團:
- 7g 速發酵母
- 250ml 杏仁奶
- 60ml 沸水
- 50g 德梅拉拉糖(demerara sugar)
- 1/2 茶匙 鹽
- 400g 中筋麵粉(另備少許作撒粉用)
- 4 湯匙 玉米粉
- 1/2 茶匙 小荳蔻粉(ground cardamom)
- 4 湯匙 植物油
內餡:
- 100g 德梅拉拉糖
- 1 湯匙 肉桂粉
- 2 湯匙 玉米粉
- 60ml 植物油
糖漿與裝飾:
- 適量 德梅拉拉糖
- 適量 沸水
- 適量 珍珠糖或切碎杏仁
🍞做法
- 準備酵母液
將杏仁奶與熱水混合成溫熱液體,加入酵母攪拌後靜置備用。 - 製作麵團
在大碗中放入砂糖、鹽、麵粉、玉米粉與小荳蔻粉混合均勻。
在中央挖洞,倒入酵母液與植物油,用手揉拌成麵團。
移至撒有薄粉的工作檯上,揉約 10 分鐘至光滑且有彈性。 - 第一次發酵
在同一個碗內抹油,放入麵團並蓋上乾淨茶巾。
放在溫暖處發酵約 1 小時,或至體積變為兩倍大。 - 準備內餡
將德梅拉拉糖、肉桂粉與玉米粉混合均勻備用。 - 整形麵團
將發酵好的麵團放在撒粉的桌面上,擀成約 35×35 公分的正方形。
表面刷上植物油,再撒上肉桂糖餡。
將麵團像摺信一樣摺成三折,再擀成約 35×20 公分的長方形。 - 切條與扭轉
切成長約 20 公分、寬約 2 公分的條狀。
取一條麵條,輕輕扭轉並稍微拉長。 - 成形
抓住扭好的麵條一端,將其繞在手上兩圈,
再把剩餘的尾端從圈的上方繞過,最後將末端收進底部並壓緊固定。 - 第二次發酵
將整形好的麵包放在鋪有烘焙紙的烤盤上。
預熱烤箱至 180°C / 350°F / gas 4。
讓麵包在室溫下發酵約 30 分鐘,直到體積變為兩倍大。 - 上糖漿與烘烤
製作糖漿:將德梅拉拉糖加入沸水中攪拌至完全溶解。
用刷子將糖漿刷在麵包表面,灑上珍珠糖或切碎杏仁。
放入烤箱烘烤 17–20 分鐘,至表面呈深金黃色即可。
2025年11月18日 星期二
德國圓麵包 Brötchen / Kaiserbrötchen
德國圓麵包
Brötchen / Kaiserbrötchen
🍞今日材料
材料 | 克數 |
麵粉 | 75g |
水(總量 60%) | 25g |
檸檬酵母酵種內含水 | 75g |
檸檬酵母酵種(100%) | 150g |
Instant yeast | <1t |
鹽 | 3g |
🥨 經典德國 Brötchen / Kaiserbrötchen 配方
(不甜、外脆內軟、香味乾淨)
🍞【標準配方】(約 10 顆,每顆 55–60g)
主麵團
- 高筋麵粉 500 g
- 水 300 g(60%)
- 速酵母 5 g
- 鹽 10 g
- 糖 5 g(不加也可以,只是改善上色)
- 奶油 10 g(傳統版不加)
可加(選擇性)
- 麥芽粉 3 g → 像德國 Brötchen 的香味會更明顯
- 酸麵種 / old dough 50 g → 更像德國口味
🧪【水果酵母水版本】
用酵母水代替全部水 300 g
- 水果酵母水:300 g
- 高筋麵粉:500 g
- 鹽:10 g
- 糖:10 g(有助上色)
- 奶油:10 g(可省略)
- 不用添加額外酵母,但發酵需要更久
① 混合、搓揉
- 把所有材料混合成團。
- 揉到 表面光滑、有薄膜 7 成即可。
② 第一次發酵(Bulk fermentation)
速酵母版:
- 室溫 45~60 分鐘,膨脹 1.5 倍即可。
水果酵母水版:
- 室溫 2~3 小時(看溫度),
- 也可以發 1 小時後放冷藏 12 小時增香。
👉 這種麵包不需要發太久,保持麥香最重要。
③ 分割、滾圓
- 分成每顆約 55–60g。
- 滾圓後休息 15 分鐘(鬆弛)。
④ 整形:做五瓣花紋
方法有兩種:
(A)刀子畫五刀(最簡單)
在表面畫出五條由中心輻射出去的線,深度中等。
(B)用 Kaiser stamp(凱撒印章)
直接壓即可(德國麵包店用這個)。
⑤ 最後發酵(Proof)
- 20–30 分鐘,不要發太久。
Brötchen 要有「內部結構緊實 + 外脆」,所以不能發到很蓬鬆。
⑥ 烘烤(很關鍵)
- 烤箱預熱:250°C
- 放入烤盤後 噴水(或下盤放熱水增加蒸氣)
- 烘烤 10 分鐘後 降至 220°C 再烤 8–10 分鐘
- 看到外皮變成深金色即可
👉 大量蒸氣 = 外脆、薄皮(德國口感關鍵)
🥨 風味像「德國超市麵包」的技巧
1. 水量偏低
德國 Brötchen 是偏「乾爽」的麵包,
60% hydration 是非常典型的比例。
2. 不要加糖、油(或加很少)
越接近德國味 → 越樸素、香氣靠麥味。
3. 高溫、強蒸氣
外殼的重要來源。
4. 刀紋下得深一點
🥨 Brötchen(Kaiser Roll)混合酵種版配方
(10 顆,每顆 55–60g)
🍞 A. 酵種(Levain / Preferment)
水粉比 1:1,所以:
- 酵種(100% hydration)…… 60 g
(含 30g 麵粉 + 30g 水)
用量不需要太多,Brötchen 是乾淨香味為主。
🍞 B. 主麵團(Final dough)
|
材料 |
重量 |
|
高筋麵粉 |
500 g |
|
水 |
270 g(含酵種中的水後=總水量 300 g) |
|
酵種(100%) |
60 g |
|
Instant yeast |
2 g(0.4%) |
|
鹽 |
10 g |
|
糖 |
5 g(可不加) |
|
奶油 |
10 g(可省略。傳統是無油) |
水 270 g + 酵種水 30 g = 全配方水 300 g(60% hydration)
→ 這就是德國 Brötchen 很典型的含水量。
🧰 製作步驟(最穩定流程)
① 混合(Mix)
- 除了奶油外全部先攪拌成團。
- 中速揉到接近光滑。
- 加入奶油揉到均勻即可(不用揉到非常薄膜——7成即可)。
② Bulk 發酵(第一次發酵)
由於有酵種 + 速酵:
- 室溫 60–75 分鐘
- 只需要 膨脹 1.3–1.5 倍,不要太大
Brötchen 不要發太多,會變軟,失去德國風味。
③ 分割、滾圓
- 分成 10 顆(55–60g)
- 滾圓
- 休息(Bench rest)10–15 分鐘
④ 整形(五瓣花刀紋)
A. 用刀子劃五刀
B. 用 Kaiser Stamp(更漂亮)
刀子深度比你想像的要深!
⑤ 最後發酵(Proof)
- 20–30 分鐘
- 感覺表面變微微鼓脹即可
- 不要發到非常蓬鬆。
⑥ 烘烤(非常重要)
- 烤箱預熱 250°C
- 進爐前 大量噴水 或放蒸氣
- 烤 10 分鐘後 → 調成 220°C 再烤 8~10 分鐘
- 上色必須是「濃金色」才有德國口感
蒸氣越足 → 外皮越薄越脆。
烤溫越高 → 麥香越地道。
🧁 味道會是什麼風格?
這個混合酵種版本:
✔ 外脆、薄皮
✔ 內部組織更細緻、略有韌性
✔ 麥香強於完全商業速酵版
✔ 不會過酸(Brötchen 不能酸)
🥨 Brötchen(Kaiser Roll)百分比配方(Baker’s Percentage)
🅰 總表(以麵粉量=100% 計算)
|
材料 |
百分比(%) |
|
高筋麵粉 |
100% |
|
水(含酵種中的水) |
60% |
|
酵種(100% hydration) |
12% |
|
Instant yeast |
0.4% |
|
鹽 |
2% |
|
糖(可省略) |
1% |
|
奶油(可省略) |
2% |
🔍 說明
- 酵種 12%(以 100% hydration 計)
→ 代表:酵種裡 6% 麵粉 + 6% 水。
- 總水量仍然是 60%(Brötchen 很典型的含水量)。
- 速酵 0.4%:非常少,但搭配酵種剛好能控制酸度、保持德國風味。
🥨三合一 Brötchen(水果酵母水 × 酵種 × yeast)
百分比配方(Baker’s %)
(以麵粉 = 100)
|
材料 |
百分比 |
|
麵粉 |
100% |
|
水(來自酵母水 + 酵種) |
60% |
|
水果酵母水(直接加) |
30% |
|
酵種(100% hydration) |
12% |
|
Instant yeast |
0.2–0.4% |
|
鹽 |
2% |
|
砂糖(可省略) |
1% |
|
奶油(可省略) |
1–2% |
🔍 三個發酵來源是怎麼分工?
1️⃣ 水果酵母水 30%
✔ 讓麵包香氣最特別
✔ 完全不增加酸味
✔ 改善外皮脆度
✔ 增加一點點發酵動力(但不足以主導發酵)
2️⃣ 酵種 12%(100% hydration)
✔ 增加麥香深度
✔ 提升 Dough Strength(內部結構更漂亮)
✔ 不會讓 Brötchen 變成酸麵包
3️⃣ Instant yeast 0.2–0.4%
✔ 控制發酵時間 → 不會暴酸
✔ 保證 Brötchen「不會扁」
✔ 每次做都穩定成功
這三者的比例是調整過的,不會互相搶風味,也不會過度發酵。
🥨 三合一做法(非常穩定)
① 混合
除了奶油外全部攪拌到均勻
→ 再加入奶油揉到大概 7 成薄膜即可。
② Bulk 發酵
因為發酵來源多,所以時間比純酵種快:
室溫 45–70 分鐘
看到 1.3~1.5 倍 就好。
③ 分割、滾圓
55–60g 一顆
休息 10–15 分鐘。
④ 整形(五瓣花刀紋)
刀要劃得「明顯、微深」。
⑤ 最後發酵
20–30 分鐘
不用很蓬鬆。
⑥ 烘烤
- 250°C 預熱
- 入爐前大量噴水
- 烤 10 分鐘後降 220°C,再烤 8–10 分鐘
- 上色要金黃偏深
- 外皮會超脆、內部細緻,有淡淡果香。
德國 Brötchen(Kaiserbrötchen)專用的判斷方式:Brötchen 的花瓣紋路要「裂得漂亮」,刀紋深度是關鍵。
判斷原則如下:
✅ 正確的刀紋深度(約 5~7 mm)
標準:切到「薄薄一層皮+一點點裡面的麵團」。
也就是:
- 不是只有「劃破表皮」
- 也不是整顆快對半切開
- 深度大約在 5~7 mm
- 刀紋從中心放射狀切出,每刀約 2/3 深度
烤後會變成:
✔ 五瓣向外翻
✔ 裂紋白白的(內部組織露出)
✔ 看起來真的像五角星
❌ 刀太淺(2 mm 以下)
烤後表皮只出現陰影,不會張開。
可能結果:
- 麵包變圓滑
- 花紋不明顯
- 外皮太厚、不均勻
- 裂口集中在不想要的位置(側面爆)
- 淺刀 = 整形後又發太久的時候更糟
❌ 刀太深(切到 1/3 麵團)
烤後會像「五瓣花裂得太開」甚至缺角。
可能結果:
- 麵包變扁
- 開口過度
- 麵團掉型
- 內部水分跑掉 → 變乾
🥨 刀紋「角度」也重要!
正確方式:
✔ 刀尖稍微斜斜的切(與表面約 30 度)
→ 這樣烤後才會「漂亮往外翻」。
不正確方式:
✘ 用 90 度垂直切 → 切口張不開
✘ 用鋸齒刀來回拉太多 → 刀痕不乾淨
🥨 發酵程度(Proof)判斷
Brötchen 不能發太久,不然會變軟、皮不脆、花紋張不開。
目標:最後發酵 20–30 分鐘(看室溫)
以下是最好的判斷方式:
✅ 1. 用手測試:手指輕壓表面
- 壓下去 回彈 50–70% = 剛好!
- 回彈太快(100%)= 發酵不足
- 只回彈 20–30%(留下凹痕)= 發酵過度
Brötchen 最理想是:回彈不會全回來,但也不會塌陷。
✅ 2. 外觀:體積只需要變大一點點
不是布里歐修,也不是吐司!
正確:比整形時大約 10~20% 就好
→ 只是「鼓一點、有精神」,不是蓬鬆狀。
❌ 常見錯誤 1:發太過(80–90%)
會出現:
- 刀紋完全張不開
- 烤後表面皺皺
- 外皮不脆
- 麵包變扁
- 花紋像失敗的饅頭
❌ 常見錯誤 2:發不足
- 刀紋會爆高、不均勻
- 外殼太厚
- 裡面組織緊到像硬麵包
- 花紋收縮成一坨
🥨 一張圖判斷(你可以用手機比對)
發酵 OK 的樣子:
✔ 邊緣微微鼓起
✔ 表面有細小張力
✔ 切口有一點點「膨脹感」
✔ 不會大到像漢堡包
✔ 用手壓會輕柔回彈
🥨 四、刀紋深度 × 發酵程度 → 彼此影響!
刀紋 / 發酵 | 發不足 | 剛好 | 發過度 |
刀太淺 | 爆側面 | 開口正常但不漂亮 | 完全張不開 |
刀剛好 | 爆得高、尖 | ★最漂亮五瓣花★ | 被撐平、不開 |
刀太深 | 裂太快 | 裂太大 | 麵包塌扁 |
→ 最好狀態=刀紋適中 + 最終發酵偏短
這是 Brötchen 的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