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5日 星期三

自製烘乾紫蘇葉 Perilla

 昨天去朋友家,她給了我們一些現摘的紫蘇葉,把它烘乾,可以慢慢使用。


🌀做法:(今天是原味,只有到步驟2)

  1. 紫蘇葉烘乾
    用烤箱以60~70°C烘1.5~2.5小時,至完全乾脆。

  2. 磨碎
    用研磨機或搗缽將乾紫蘇葉打成細粉。

  3. 混合
    加入海鹽(比例約紫蘇:鹽=1:3),攪拌均勻。

  4. 二次乾烘(可選)
    若你想讓風味更融合,可再以50°C烤10分鐘。

  5. 冷卻後密封保存。

水果酵種香蕉麵包

多餘的水果酵種放在冰箱,今天取出加入麵粉,目的是讓水粉比為 1:1(100% hydration)。

補了麵粉之後稠度上升,發現膨脹速度很迅速,兩個小時膨脹兩倍,覺得應該用它來做點什麼,因為酵種微酸,先做香蕉麵包試試。

沒有加泡打粉,麵包糊倒入模具後就要等待發酵膨脹,大約 2 小時以上。

糖的部分有三種:椰子糖、赤藻醣醇、海藻糖


組合特點適合用途
蔗糖 + 海藻糖    減少甜度、提升保濕與柔軟感    戚風蛋糕、麵包、奶油餡
蔗糖 + 赤藻糖醇    減糖約 30–50%,熱量降低、甜味自然    餅乾、磅蛋糕、無糖甜點
蔗糖 + 木糖醇    類似蔗糖甜度但熱量少,口感柔和    餅乾、塔皮、糖霜
蔗糖 + 赤藻糖醇 + 海藻糖    平衡甜度、口感與保濕性,最接近原配方    幾乎所有烘焙甜點
蔗糖 + 赤藻糖醇 + 甜菊糖或羅漢果糖    熱量最低、甜味強烈(需控制比例)    無糖甜點、生酮配方







2025年11月2日 星期日

水果酵母液轉酸種法

 


🥣 A. 麵粉+水法:從零建立酸種(經典 sourdough starter)

這是最穩定的傳統做法,只需 麵粉 + 水 + 時間
室溫約 20 °C 的雪梨秋天氣候,整個過程大約需要 6–7 天。

🔹 第 1 天

  • 材料:全麥麵粉 50 g + 水 50 g(濃稠可攪動的糊狀即可)

  • 做法:攪拌均勻,蓋上透氣布或鬆蓋,放室溫。

  • 狀況:什麼都沒發生,看起來安靜。


🔹 第 2 天

  • 拿掉約一半(丟掉或留作觀察用),

  • 再加入全麥粉 50 g + 水 50 g。

  • 狀況:可能開始有些小氣泡、味道略酸。


🔹 第 3–4 天

  • 改用全麥粉 25 g + 白麵粉(或 all-purpose)25 g。

  • 水同樣 50 g。

  • 狀況:氣泡變多、體積稍微上升;聞起來像優格或酸奶香。

💡 若很冷(低於 20 °C),可放在關機烤箱裡加一杯熱水維持溫度。


🔹 第 5–6 天

  • 每天固定「丟半、補粉補水」。

  • 你會看到它在餵養後 4–6 小時內膨脹一倍以上、氣泡細緻。

此時香氣會變得乾淨、小麥味明顯 ——
✅ 代表 starter 已經穩定、可用了。


🔹 第 7 天以後(維護)

  • 餵養比例維持 1:2:2(種 : 水 : 麵粉)。

  • 若不天天烘焙,放冰箱冷藏,每週餵養一次即可。


🍇 B. 水果酵母液轉酸種法(3–4 天流程)

🍎 水果酵母液 Starter → 標準 100% 酵種 轉換表

規則:若水 > 粉 → 補 麵粉 (量 = 水 − 粉)
若粉 > 水 → 補  (量 = 粉 − 水)

原始(水 : 粉)  現況 hydration (%) = 水/粉*100要做的事(變 1:1)
 100 : 70       143%        加 30 g 麵粉(變成 100 : 100)
 100 : 80       125%        加 20 g 麵粉
 100 : 100       100%        已經是 1:1,不需調整
 100 : 120                   83%        加 20 g 水(變成 120 : 120)
 100 : 150       67%                                                         加 50 g 水


天數操作備註
第 1 天                    酵母液 + 70% 麵粉(你已完成)                    味道甜香、偏液狀
第 2 天
第 3 天
                    調成 1:1 水粉比(hydration%)
                    
取 50 g,加 50 g 麵粉 + 35 g 水
                    
                    
變成稠糊、氣泡細密
第 4 天                    餵養 1:2:2(種:水:粉)                    活性明顯,氣味轉麥香
第 5 天                    餵養後 4–6 小時可膨脹 2 倍                    ✅ 成熟 starter,可入麵團

👉 到這步,它就「畢業」了,以後可當成一般酸種使用,
再也不用水果酵母液。


兩種 starter 都可以長期維護,只是風味不同:

  • 水果酵母版:香氣溫和、甜中帶酸;
  • 麵粉版:酸香明顯、結構穩定。


正確節奏是:

階段比例用途
初期(液體酵母)            100:70 或 100:80            讓酵母菌族繁殖、香氣發展
中期(轉換期)            100:85 → 100:100            逐步調整稠度,建立結構
穩定期(成熟酵種)            1:1:1 或 1:2:2            餵養穩定、可直接入主麵糰



🍞 酸種/水果酵母麵包發酵對照表

發酵階段名稱目的理想膨脹程度判斷方式參考時間(20°C)
🥣 第一次發酵Bulk fermentation(主發酵)讓麵糰內部發展風味、氣泡結構、麩質延展性約 1.8~2 倍大
🔹麵糰表面光滑、蓬鬆有彈性 
🔹摺疊時可感覺柔軟有氣泡感


約 4~6 小時(視酵種強度)
🍞 第二次發酵Proofing(最後發酵)讓整形後的麵糰放鬆並積蓄氣體,以利入爐膨脹約 1.3~1.7 倍大🔹表面光滑略鼓
🔹手指輕壓慢回彈(不塌陷)
約 3~5 小時,或冷藏 8~12 小時


🕒 不同餵養比例的差別

比例                發酵速度酸味        風味穩定性
1:1:1很快               (3–4 小時)          偏酸            普通
1:2:2中等               (5–8 小時)          平衡            穩定
1:3:3較慢               (8–10 小時)          清爽、淡酸            很穩定

(溫度約 25°C 時的參考)




Banana Bread_self raising flour 香蕉麵包

買了一包 organic self raising flour,以含泡打粉,所以做香蕉蛋糕時就不用再加入泡打粉了。這個配方與 ChatGPT 討論過,我以海藻糖取代,甜度低,我想海藻糖+椰子糖(或黑糖)各半應該也很好。







2025年10月30日 星期四

Cinnamon Roll 肉桂捲

今天的肉桂捲,不知道為什麼加了一顆蛋,腦子裡想加吧!所以燕麥奶就沒辦法加到 150g,只用了 110g。手揉麵糰很黏手,用不鏽鋼刮刀來拍揉很好用。今天大概花了 15 分鐘把麵糰揉好。酵母粉剩下的半包有點多,應該 3.5g 就好。
今天的整形還不錯,但口感是昨天的比較好,昨天比較濕潤。



 

肉桂捲

材料:(約可做 6 個肉桂麵包)


  1. 麵粉(White Wings Premium all purpose flour):200g
  2. 酵母:4g(3.5g 即可)
  3. 糖(Coconut sugar):15g(20g 比較好吃
  4. 燕麥奶:110g(150g 不加蛋,口感比較好
  5. 蛋:1個
  6. 橄欖油:2T
  7. Salt 鹽:1/4t



餡料:


  1. 糖(Coconut sugar):50g 
  2. 肉桂粉:8g 
  3. 植物油:30ml(塗抹用)



表面裝飾:


  1. 熱水:1T 
  2. 糖(Coconut suga):1t



烤程:上下火180  17~20分鐘



參考資料:

Vegan 瑞典肉桂捲

原配方  塑形影片

https://www.jamieoliver.com/inspiration/beautiful-vegan-swedish-cinnamon-buns/


🧂材料

麵團:

  • 7g 速發酵母
  • 250ml 杏仁奶
  • 60ml 沸水
  • 50g 德梅拉拉糖(demerara sugar
  • 1/2 茶匙 
  • 400g 中筋麵粉(另備少許作撒粉用)
  • 湯匙 玉米粉
  • 1/2 茶匙 小荳蔻粉(ground cardamom
  • 湯匙 植物油

內餡:

  • 100g 德梅拉拉糖
  • 湯匙 肉桂粉
  • 湯匙 玉米粉
  • 60ml 植物油

糖漿與裝飾:

  • 適量 德梅拉拉糖
  • 適量 沸水
  • 適量 珍珠糖或切碎杏仁


🍞做法

  1. 準備酵母液
    將杏仁奶與熱水混合成溫熱液體,加入酵母攪拌後靜置備用。
  2. 製作麵團
    在大碗中放入砂糖、鹽、麵粉、玉米粉與小荳蔻粉混合均勻。
    在中央挖洞,倒入酵母液與植物油,用手揉拌成麵團。
    移至撒有薄粉的工作檯上,揉約 10 分鐘至光滑且有彈性。
  3. 第一次發酵
    在同一個碗內抹油,放入麵團並蓋上乾淨茶巾。
    放在溫暖處發酵約 1 小時,或至體積變為兩倍大。
  4. 準備內餡
    將德梅拉拉糖、肉桂粉與玉米粉混合均勻備用。
  5. 整形麵團
    將發酵好的麵團放在撒粉的桌面上,擀成約 35×35 公分的正方形。
    表面刷上植物油,再撒上肉桂糖餡。
    將麵團像摺信一樣摺成三折,再擀成約 35×20 公分的長方形。
  6. 切條與扭轉
    切成長約 20 公分、寬約 2 公分的條狀。
    取一條麵條,輕輕扭轉並稍微拉長。
  7. 成形
    抓住扭好的麵條一端,將其繞在手上兩圈,
    再把剩餘的尾端從圈的上方繞過,最後將末端收進底部並壓緊固定。
  8. 第二次發酵
    將整形好的麵包放在鋪有烘焙紙的烤盤上。
    預熱烤箱至 180°C / 350°F / gas 4
    讓麵包在室溫下發酵約 30 分鐘,直到體積變為兩倍大。
  9. 上糖漿與烘烤
    製作糖漿:將德梅拉拉糖加入沸水中攪拌至完全溶解。
    用刷子將糖漿刷在麵包表面,灑上珍珠糖或切碎杏仁。
    放入烤箱烘烤 17–20 分鐘,至表面呈深金黃色即可。

自製烘乾紫蘇葉 Perilla

 昨天去朋友家,她給了我們一些現摘的紫蘇葉,把它烘乾,可以慢慢使用。 🌀做法:(今天是原味,只有到步驟2) 紫蘇葉烘乾 用烤箱以60~70°C烘1.5~2.5小時,至完全乾脆。 磨碎 用研磨機或搗缽將乾紫蘇葉打成細粉。 混合 加入海鹽(比例約紫蘇:鹽=1:3),攪拌均勻。 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