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9日 星期六

2014年3月26日 星期三

我的桑椹醬 I


大約三、四年前,公婆種的桑葚第一次結實累累,我帶朋友一起去採收,我們都不知道這麼多桑葚怎麼辦,便請教我們的烹飪老師,我用老師的方法每年做桑葚醬,還好桑葚一年只有一收,不然真的挺累的!

今年怎麼長這麼茂密啊!

幾年下來的經驗,要全副武裝才要去摘,
不然又是汁,又是蟲的~

今天沒有很多可以摘,成果就這一桶

冰糖:用量為桑葚的近1/2
(甜度可自行拿捏,這是適合泡茶、淋在 yogurt 上、
或做冰沙的甜度)

以前沒加這個,這次加了兩大湯匙的麥芽膏


做法:


洗乾淨,最後一次用飲用水洗

剪掉蒂頭

這裡大約有 2350g 

加一顆檸檬汁,再加入冰糖,煮開,
再加入麥芽膏

煮幾分鐘後就會有汁跑出來

鑄鐵鍋好處是水分保存很好,這要熬煮 3 小時,
剛開始做時沒有熬煮這麼久,家人覺得不夠入味。

煮的過程中有桑葚顆粒,我會把它撈起

消毒容器:把容器煮個幾分鐘,然後烘乾

熬煮 3 小時後

裝到消毒好的瓶子,放涼一下後,
可放急速冷凍,冷凍完成再移到一般冷凍,
要吃時拿到冷藏退冰

我把剛剛撈出的顆粒加上冰塊,
水,及一些剛煮好的桑葚醬,打成冰沙


延伸閱讀:「我的桑葚醬 II」




2014年3月24日 星期一

拖鞋麵包 Ciabatta(Paul Hollywood's Bread)

看了 Paul Hollywood's Bread 才知道拖鞋麵包是義大利賽車手發明,來與法國麵包比較看哪一種比較適合做三明治。拖鞋麵包與法國麵包最大的不同在於麵糰,兩個都要濕麵糰(他說是 very wet dough),但拖鞋麵包他用所謂的海綿麵糰(sponge dough),以他的做法,我的認知是 1/2 中種法。把材料(高筋麵粉,橄欖油,酵母,鹽)的 1/2 先發酵 3~6 小時,液體則使用冷水,表示要長時間慢慢發酵,至於份量,要大家依照自己平常做基本麵糰的份量去拿捏。

材料的 1/2 攪拌至光滑,Paul Hollywood 使用的
橄欖油還蠻多的,在桌上揉麵糰也會先倒橄欖油

發酵 6 小時以上
麵糰表面有皺痕(或看到凹洞),這是因為
酵母發酵至養分耗盡而塌陷,叫 Drop。

麵糰此時拉開會像這樣有延展性和洞洞
把這麵糰放進攪拌盆,加入剩下的 1/2 材料,
Paul 的水分先加一半,待麵糰成型,拉開還不太有
延展性會斷時,把剩下的水慢慢加入,需要攪拌很久,
把延展性打出來,麵糰要攪拌至拍缸及撐出薄膜。

用方形容器(表示不需要太多塑型)做第一次發酵,
裡面塗上厚厚的橄欖油。

把攪拌至撐出薄膜的麵糰放入,蓋上蓋子,
約發酵 1 小時 40 分鐘。

發酵後的麵糰會像枕頭(依照 Paul 的形容詞)

桌上撒上麥粉,這是要吸收麵糰多餘的水分

烤盤上也撒上麥粉

把發酵好的麵糰輕輕倒蓋到桌上,
要小心不要讓麵糰的空氣跑掉太多。

用刮刀把方形麵糰切半,小心對半折,
再放入烤盤。

最少靜置 30 分鐘

這是靜置 40 分鐘之後
烤箱預熱至 220 度,把烤盤放入後,把一杯熱水
加到烤箱底部製造出蒸汽,先烤 30 分鐘,

降溫至 210 度再考 10 分鐘。

這次烤出來的模樣

為了要把黑麥粉用完,今天也以黑麥粉為主,
所以看起來黒黑的。




2014年3月21日 星期五

黑麥葡萄麵包(天然酵母中種法)


Paul Hollywood's Bread 第二集介紹的都是餅類麵包,像袋餅是其一,因為已經做過,便沒有加以記錄。這禮拜的第三集中介紹了法國麵包,拖鞋麵包,比薩和義大利餅,有空再一一來做。另外,拖鞋麵包原來是用鬆軟麵糰為基礎,做出內軟外脆的麵包,這是與法國麵包最大的不同。

有時看電視是要啟發靈感,今天看節目時正好在發酵中種麵糰,想要吃一點甜甜的葡萄麵包,便參考節目中脫鞋麵包的塑型方法做出這個黑麥葡萄麵包。


220度烤 30 分鐘,後半段降至 210 度

皮非常脆,內容軟中有嚼勁

2014年3月17日 星期一

秋山居

秋山居,一處非常愜意的世外桃源,位於國姓鄉,當初是春水堂老闆蓋來自住的,現擴大建設,可預約入園,據說以後要高額入會費才能進入。今天有幸跟一群好朋友一起造訪!

腹地非常大

往前走去,有一間間的度假別墅,泡腳池,
泡茶區,和
游泳池


這是可以泡腳的涼亭

從涼亭望過去的吊橋也屬秋山居,
跨過北港溪可到對岸的秋山居腹地

北港溪

泡腳區


備有毛巾

冷熱水都有


泡完腳,再往前走

這是度假別墅


通往吊橋


游泳池入口


主人的別墅


泡茶區





用餐區要往回走

這棟是用餐區


我們的座位

窗外的景色




改天一定要再帶家人來玩!

「再遊秋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