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6日 星期三

為什麼酵種 2 倍膨脹時酸味較溫和

 

🧪 為什麼 2 倍膨脹時酸味較溫和?

✔ 膨脹到 2 倍:酵母最活躍,乳酸菌還沒開始大量產酸

在前半段發酵(0~2 倍之間):

  • 酵母大量消耗糖 → 產生二氧化碳(所以酵種變大)

  • 乳酸菌也有活動,但產酸量不高

  • 酵種香味會是「奶香、果香、輕微酸味」

👉 這時的酸種酸度最低、味道最乾淨。


🧪 為什麼膨脹到 2.5~3 倍會變更酸?

不是因為「酵母變更多」,而是因為:
酵母吃完糖後變慢 → 乳酸菌開始大量產酸。

到了 2.5~3 倍之後:

  • 酵母已經消耗大部分糖 → 活動減弱

  • 糖變少 → 酵母放緩

  • 乳酸菌在這時轉換模式,開始「大產酸」

  • 酸度提升變明顯(乳酸 + 醋酸)

👉 酸味不是因為酵母增加,而是乳酸菌後期的「產酸爆發期」造成的


🧪 真正關鍵:酵母 vs. 乳酸菌的時序差異

發酵階段            酵母                                乳酸菌                酸度
0–2 倍最活躍,氣體大量產生有活動但不多微酸、乾淨
2–2.5 倍仍有活動開始升溫酸度升高
2.5–3 倍停滯期產酸最強明顯偏酸
過高峰後下沉幾乎沒活力仍然產酸最酸

所以:

✔ 酵種越膨 → 酸度越高

✘ 並不是因為「酵母變多」,而是因為「乳酸菌產酸時間拉長」。



******************************************

🧪 一、酵種在 2 倍時拿去做麵包 → 其實是「把活性最強的酵母」加入麵團

2 倍時:

  • 酵母處於最高活性時期

  • 能力最強、數量最多

  • 能最快開始吃糖+產氣

  • 酸度低、風味最乾淨

所以把它加入麵團時:

👉 酵母一接觸大量新麵粉(新的糖源),
就像被餵新的食物一樣:

立刻重新啟動發酵。


🧪 二、加入大量麵粉後,酵母會做什麼?

中文講得簡單:

酵母又重新開始吃糖、繁殖、產氣(CO₂)

乳酸菌也會開始活動,但比酵母慢得多

這些活動構成立整個麵團的發酵(bulk fermentation)

這是為什麼:

  • 酵種成熟時不會「用完酵母」

  • 也不會變成「沒氣的東西」

  • 而是像一個很強的「啟動器」

只是它會:

把自己上一次的“微酸狀態”味道帶進麵團,但活動是從頭開始的。


🧪 三、那酸味會不會也重新開始?

這裡是關鍵:

① 酵母:

拿到新麵粉後馬上開始吃糖、產氣 → 讓麵團膨脹。

② 乳酸菌:

也會重新開始工作,但需要更長時間才會「大量產酸」。

→ 所以 bulk fermentation 不會很酸
→ 最終酸味主要從最後發酵+冷藏來

酵種帶進麵團的「微酸」只是基礎底味,不會變更多。


🧪 四、那為什麼酵種的膨脹(2倍、3倍)會影響酸度?

因為那是 酵種自己本身的小容器裡 酵母+乳酸菌的「競爭環境」。

但一旦加入麵粉:

👉 那只是「把那一小匙微生物移植到一整碗新食物裡」
👉 酵母&乳酸菌重新從頭開始活動
👉 整套發酵循環重新啟動

麵團本身的發酵酸度就跟酵種的高峰時間沒有線性關係,只有「風味方向」的關係。


🌟 總結

酵種成熟時的酸度只是“風味底”,
但它加入大量新麵粉後,酵母和乳酸菌會重新啟動一次發酵循環。
酵母會重新吃糖與產生 CO₂,推動麵團發酵。

不會被「卡在微酸狀態」或「停止產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酵種比例 vs 發酵時間 & 酸度

  酵種比例越高,麵團的發酵時間越短。 因為你加入的酵母+乳酸菌數量更多,發酵速度自然變快。 但背後的原理:👇 🧪  為什麼酵種比例越高 → 發酵越快? 酵種其實就是「酵母+乳酸菌的濃縮培養物」。 當你加進麵團裡: ✔ 高酵種比例 = 一開始就有很多酵母+乳酸菌 = 馬上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