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這套方法是目前烘焙圈最穩定、最容易成功、最乾淨的方式,把 Yeast Water Starter(果香酵種)→ 轉成真正的 Sourdough Starter(乳酸菌 + 野生酵母的共生體)。
會保留一點淡淡果香,但培養出真正能做 酸種麵包的結構、酸度與力量。
🧬 為什麼需要「轉」?
因為 Yeast Water Starter 裡主要是 野生酵母,乳酸菌不多,所以:
幾乎無酸味
發酵力溫和
結構比較軟
硬殼麵包支撐力不足
刀紋不如 sourdough 清晰
轉成 sourdough starter 的關鍵就是:
創造乳酸菌喜歡的環境,慢慢讓乳酸菌在酵種裡定居。
🥣 Step 1:建立你的「起始粉糰」
先從你的 YW Starter(1:1 水粉比例)取一點來開始:
✧ 配方(建立 Day 1)
20 g Yeast Water Starter
20 g 水(常溫)
20 g 麵粉(高筋或全麥任選)
攪拌成糊狀,蓋上透氣蓋,放室溫 24 小時。
💡 Day 1 不會有大型反應,只是開始讓菌種重新排列。
🥣 Step 2:開始「排除果香環境」→ 乳酸菌會開始增加(Day 2–4)
每天(24 hr)餵養一次:
10 g 前一天的酵種
40 g 水
50 g 麵粉(可用 10–20% 全麥 or 黑麥)← 促進乳酸菌生長
混合後放室溫 24 小時。
💡 小時候的 sourdough starter 都是這樣養起來的,不急。
🥣 Step 3:乳酸菌開始「定居」的關鍵階段(Day 4–7)
當你的酵種開始:
酸味變明顯(優格味)
膨脹變快
開始有「打嗝」般的小泡泡
表面開始光亮、有膠感
代表乳酸菌開始上升了。
這時把餵養頻率改成:
1 日 2 次餵養(每 12 小時)
配方改成:
10 g 酵種
40 g 水
50 g 麵粉
(依然保持 10–20% 全麥,加強酸味形成)
兩次餵養後,果香會慢慢淡掉,酸種的氣味會穩定起來。
🥣 Step 4:轉換成功的判斷(Day 7–14)
當它同時符合以下:
✔ 6–8 小時可以 膨脹到 2 倍以上
✔ 味道像「優格 + 麵粉」
✔ 表面有綿密細小的泡泡
✔ 結構比以前更 Q
✔ 手插進去會覺得「質地細緻」
代表:
你的 YW Starter 正式變成 Sourdough Starter 了!
🌡 溫度建議
想讓 starter 更快成熟 → 放在 24–26°C 最有效率
(乳酸菌最喜歡的溫度範圍)
🌾 最重要的:為什麼用 10g 老種?
為了:
降低果香殘留
降低野生酵母優勢
給乳酸菌建立新環境
控制 pH,讓新菌種能穩定生長
這就是為什麼 sourdough refresh 以「少老種」最有效。
⭐ 轉換後會有什麼好處?
✔ 硬殼麵包炸裂更漂亮
✔ 刀紋更清晰
✔ 內部絲路更細
✔ 香氣變成「穀物香+微酸」
✔ 存放更穩定
✔ 可以自由調控酸度(冷藏 / 室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